关于泰国
泰国前名暹罗,位于中国和印度间中南半岛之心脏地带,举国上下尊崇佛教。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东南亚地区宗教、文化和多个民族的汇集地。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家,不仅有许多动人的传说,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风俗。
泰国是泰王国的简称。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中部和马来半岛北部。东部与柬埔寨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缅甸交界,南部与马来西亚为邻,东南临泰国湾,西南濒安达曼海。全国面积51.3115万平方公里,人口6609万(截止2022年末),泰族为主要民族,其余为老挝族、华族、马来族、高棉族,以及苗、瑶、桂、汶、克伦、掸、塞芒、沙盖等山地民族等山地民族。
泰国依其地形分为四个部域:北部、东北部、中部和南部。共有73个府,596个县,县以下设区。首都曼谷。货币为“铢”。泰语为泰国国语。
语言文化
泰语是泰国的官方语言,全国有85%以上的人口使用泰语。泰国政府规定以首都曼谷为主的中部泰语为标准泰语。泰国还有其他主要语言,包括汉语(潮州话)和马来语。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泰语分为中部、北部、东北部和南部四种主要方言区。
泰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泰语中单音节词汇较多,不同的声调在区分词汇和语法方面起到作用。构词方面广泛使用合成和重叠等方法。泰语吸收了大量的梵语、巴利语以及一定数量的孟语、高棉语、汉语、马来语和英语词汇。
泰文是由素可泰王朝国王蓝甘杏于公元1283年创造的,基于孟文和高棉文。经过700多年的演变发展,当代泰语使用44个辅音、28个元音字母,并且有5个声调。文字书写采用连书形式,从左至右、横向书写,词与词之间不使用标点符号,也不留空格,一句话从头到尾连写,只以空格断句。
泰国人非常注重礼貌。男性通常在句末加上敬语“卡拉普!”(Krab,发音时不发“普”音),而女性通常在句末加上“卡!”(Ka)以示尊敬。同时,还有许多表示恭敬和礼貌的词语。此外,对于不同身份和等级的人,代词如我、你、他在使用上也有所区别。在宫廷用语、佛教用语和普通语言之间也有明显而严格的区分。
在泰国,英语也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曼谷,几乎成为主要的商业语言。在主要的旅游城市,大多数旅馆、商店和饭店都使用英语和一些欧洲语言,并且泰英双语的路标和标志随处可见。此外,英语是泰国学校的必修科目。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泰国人对学习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汉语热度不断上升。在泰中两国政府的支持下,泰国的汉语教学目前发展迅速,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外语。
宗教文化
佛教在泰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泰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早在公元初的几个世纪里,从印度传入的大乘佛教就在当时泰国境内的一些小国传播,同时印度的婆罗门教也传入该地区。
13世纪初,小乘佛教传入泰国,逐渐与当地流传的婆罗门教、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相结合,形成具有该国特点的泰式小乘佛教,并延续700多年,至今不衰。
目前,佛教徒占泰国总人口的94.6%。2009年全国共有35,772座佛教寺庙,约26.8万名僧侣。泰国上层社会和精英都是佛教徒。虽然泰国宪法未明确规定佛教为国教,但佛教在实际上享有国教的地位与尊荣,例如泰国国旗中的白色代表宗教;宪法明文规定,作为国家象征的国王应当是佛教徒;泰国采用佛历的纪年方式,比基督教公历要早543年;泰国的法定假日中,不少是遵循佛教传统设立的。
佛教对规范泰国社会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强调修身养性、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相比,泰式小乘佛教更强调自我内省和个人修行,要求控制情感甚至肢体运动。任何初到泰国的人都会感受到泰国人的友善,这种友善大部分来自于佛教信仰。佛教徒相信,愤怒和激动会导致灾祸,因此泰国人平时待人接物注重平和和矜持。
虽然佛教在泰国占据主导地位,但宪法保护信仰自由和多种宗教并存,泰国国王是所有宗教的高守护者。伊斯兰教是泰国第二大宗教,信仰者约占人口的4.6%,主要分布在与马来西亚毗邻的北大年、也拉、陶公和沙敦四府。此外,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锡克教等也有一定数量的信徒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