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pus数据库是由全球最大的出版社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社推出的科研管理、学科规划数据库,是全球最大的同行评审期刊文摘和引文数据库,收录来自全球5000家出版社出版的22000多种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700多万篇学术会议论文,15万种图书。
覆盖了自然科学、技术、工程、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学科。是研究者跟踪学科发展、学科规划的重要工具。
全球重要的大学排名机构包括(QS、THE、上海交大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国高被引学者排名等)都是采用Scopus数据库的数据做学科产出以及学科发展评估。
Scopus主要搜索
例如:想了解某一领域的学科研究
在文献检索中输入学科名称,时间限定日期范围(包含起止日),点击搜索。
显示文献搜索结果,可按自己需求选择排序对象查看所需文献,再点击分析结果进行分析。
显示分析搜索结果,单击图表分析查看数据。
检索结果分析
1、找到学科领域内最牛的文章和重要学者——按照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少来排序;
2、找到最新的研究成果——按照发表日期分类;
3、找到涉及本学科领域的文章——按照学科分类;
5、找到发表此类文章较多的期刊——按照期刊分类;
6、找到不同国家的最牛的文章和学者——按照国别分类;
7、找到从事相关研究的机构——按照机构分类。
SCOPUS和SCI的区别
SCOPUS并非某一种期刊或是某一种杂志,它与SCI一样,都属于检索工具。SCOPUS为确保其收录范围公正而广泛,专门成立独立的内容甄选委员会(Content Selection&Advisory Board,CSAB),来指导内容甄选和未来发展方向。内容甄选委员会是由20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和1教0
2授以及10名学科图书馆员组成。
委员会的成员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每一个科研领域——以确保SCOPUS收录的内容真正代表了SCOPUS所服务的最广泛的科研人员和图书馆员的需求。
这个涵盖诸多学科的专家群体已经把SCOPUS引导成为了帮助科研人员获取所在学科领域中最重要且相关的文献信息的来源,并持续确保SCOPUS保持作为最广泛、公正和涵盖面最广的科学、技术、医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资源的地位。
它是Elsevier公司的核心产品。它所收录的期刊,其中88%的期刊是经过业内专家审校的专业期刊(Peer Review)。
与SCI/SSCI的简单指标(仅分区与影响因子)不同,SCOPUS使用多元指标。它数据库提供许多不同类型的指标,供使用者针对研究文献、期刊、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评估文献与期刊的影响力、研究的学术产出。
期刊指标
引用分(CiteScore),期刊影响力指标帮助使用者了解並评估期刊的影响力
文献指标
文献指标可协助使用者评估研究文献的影响力
研究者指标(h-index)
研究者指标协助认识研究者的学术产出与学术影响力
毋庸置疑,以目前国内的形势来看,国人更加倾向于SCI。然而近年来的国外用户越来越多的认可SCOPUS而非SCI。许多需要申请国外学校的留学生与在国外工作者,更多会选择SCOPUS。
原因十分简单。正是因为上面所写的SCOPUS使用多元指标,以及SCOPUS的及时更新。引用分(CiteScore)更是每月更新。以检索工具的角度,SCOPUS这点做的比SCI更加完善。以用户的角度,SCOPUS简洁而直观的界面让他们能够节省,也更加的青睐。
但也正因为SCOPUS并不是某个期刊,仅仅是一种便捷的检索工具。加上国内目前仍然以SCI
作为主流参考。所以SCOPUS的含金量并不能以一句话直接断言,还是要看具体的各项指标。以及在国内发展的各位,具体还是要以学校/单位的要求为准。但以目前的趋势来看,国内将会在不久之后认可SCOPUS。